2025产业赛道与主题投资风向标:深海科技、稳定币及脑机接口-天风证券
今天分享的是:2025产业赛道与主题投资风向标:深海科技、稳定币及脑机接口-天风证券
报告共计:45页
2025年中产业新风向:深海、稳定币与脑机接口引领投资热点
近期市场整体呈现积极上行态势,6月最后一周全市场A股上涨3.56%,日均成交额突破1.48万亿元,较前一周显著增加,市场活跃度持续攀升。其中,稳定币、金融科技等相关概念表现尤为亮眼,平均上涨家数超过3600家,涨停家数增至75家,赚钱效应明显增强。在这一背景下,深海科技、稳定币、脑机接口三大领域凭借政策支持与技术突破,成为当前产业赛道的焦点。
深海科技:海洋经济成增长新引擎,技术突破助力产业升级
海洋经济正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据《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8%,凸显出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作为海洋强国战略的关键支柱,深海科技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海洋资源开发的深度,其产业链涵盖深海材料研发、深海装备制造及深海数智化应用三大核心领域。
政策层面,多地近期密集出台支持政策。6月26日,《上海市海洋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5)(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明确提出要打造海洋智能装备产品矩阵,推动海洋智能机器人、水下软体机器人、水面智能无人运载装备等领域发展,并加强深海潜水器的研发制造,向高自治、大水深、长续航方向突破。这一规划为深海科技的产业化落地提供了清晰路径。
产业层面,相关技术研发与应用加速推进。从深海材料到智能装备,企业与科研机构正协同发力,推动深海探测、资源开发等技术的实用化。例如,在深海装备领域,无人潜水器、载人潜水器的研发不断取得进展,为深海科学研究和资源勘探提供了关键工具;深海数智化应用则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海洋监测、航运服务的效率与精准度。
稳定币:全球监管框架成型,香港成重要试点窗口
稳定币作为加密货币体系中与法定货币挂钩的特殊类型,因兼具区块链技术的高效性与价值稳定性,近期成为全球金融领域的关注焦点。其核心特点是通过法定货币、短期政府证券等储备资产维持价值稳定,同时保留加密资产的开放性与技术优势,在跨境贸易、支付结算等场景中展现出巨大潜力。
监管方面,全球框架加速成型。中国香港《稳定币条例》将于8月1日正式生效,据香港金管局介绍,该条例设置了较高的准入门槛,监管标准接近电子钱包与银行,要求发行人具备完善的储备资产管理、价格稳定机制及反洗钱能力。预计第一阶段仅会发出数张牌照,获牌稳定币将聚焦跨境贸易等特定应用场景,这一举措被视为推动数字资产市场规范发展的重要一步。
国际动态同样值得关注。美国参议院通过相关法案,稳定币巨头Circle在纽交所成功上市,市值一度突破180亿美元,显示出市场对合规稳定币的信心。随着监管体系的完善,稳定币在促进跨境支付效率、拓展金融服务边界等方面的作用有望进一步释放,同时也为全球数字货币生态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探索方向。
脑机接口:临床突破频现,迎来商业化关键期
展开全文
脑机接口技术作为连接大脑与外部设备的前沿交叉领域,近期在临床应用与政策支持上均取得重大进展,被业内视为进入商业化元年的关键标志。该技术通过采集、解码脑电信号,实现大脑与外部设备的直接交互,在医疗康复、残障辅助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技术突破方面,我国科研团队近期完成介入式脑机接口辅助人体患肢运动功能修复试验,成功帮助偏瘫患者恢复运动功能。该试验通过血管内导入设备,实现脑电信号的精准采集与交互控制,且术后无感染、血栓等并发症,验证了介入式技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此外,浙大二院完成的闭环脊髓神经接口植入手术,让患者重新实现自主行走,进一步展现了脑机接口在医疗领域的实用价值。
政策层面,多地出台专项规划加速产业培育。上海、北京、四川等地均发布相关行动方案,明确技术研发与产品落地目标。以上海为例,计划到2027年前实现半侵入式脑机接口产品临床应用,推动5款以上相关产品完成医疗器械检验;四川则提出到2030年实现脑机接口产品规模化生产,服务患者超10万人次。国家层面亦将脑机接口设备纳入优先审评审批范围,为产品上市开辟绿色通道。
产业生态方面,从芯片、设备到医疗应用,产业链各环节加速布局。A股多家上市公司在脑机接口芯片、采集设备、医疗服务等领域积极投入,与科研机构合作推进技术转化。同时,非侵入式设备的通用技术条件正在公开征求意见,将为行业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奠定基础。
多元产业齐头并进,技术创新成核心驱动力
除上述三大领域外,人工智能、半导体、消费科技等领域近期同样亮点纷呈,共同构成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人工智能领域,企业持续推出创新产品。腾讯开源混元-A13B大模型,在数学推理、科学计算等任务中表现优异,且大幅降低了部署成本;小米发布的AI眼镜定位“下一代个人智能设备”,集成高清拍摄、实时分享等功能,成为AI落地消费端的新载体。这些进展推动人工智能从技术研发走向普惠应用。
半导体领域,自主创新成果显著。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通用处理器龙芯3C6000正式发布,采用自主设计的指令系统,不依赖境外供应链,性能达到2023-2024年市场主流水平,为信创产业、工业控制等领域提供了关键支撑。
消费与数字内容领域同样活力十足。6月游戏版号发放数量达158款,创今年新高,腾讯、网易等企业的新游获批,推动游戏产业持续回暖;短剧市场竞争加剧,腾讯、字节跳动等平台通过激励政策吸引创作者,行业向精品化、多元化方向发展,成为数字内容消费的新增长点。
总体来看,从深海到云端,从微观神经到全球金融,技术创新与政策支持正共同推动多个产业赛道进入加速发展期。这些领域的突破不仅将重塑产业格局,也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
报告共计: 45页
中小未来圈,你需要的资料,我这里都有!
评论